JC/T XXXXX—XXXX 砂石整形机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砂石整形机(以下简称整形机)的型式、型号与基本信息参数、技术方面的要求、试验方法、检 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文件适用于对抗压强度不大于350 MPa的各种岩石或其它物料进行破碎并改变颗粒形貌的立轴冲 击式砂石整形设备。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 700—2006 碳素结构钢 GB/T 1184—1996 形状和位置公差 未注公差值 GB/T 1804—2000 一般公差 未注公差的线性和角度尺寸的公差 GB/T 3797 电气控制设备 GB/T 4208—2017 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 GB/T 5226.1 机械安全 机械电气设备 第1部分:通用技术条件 GB/T 6388 运输包装收发货标志 GB/T 7251.8 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 第8部分:智能型成套设备通用技术方面的要求 GB/T 8196 机械安全 防护装置 固定式和活动式防护装置设计与制造一般要求 GB/T 8923.1—2011 涂覆涂料前钢材表面处理 表面清洁度的目视评定 第1部分:未涂覆过 的钢材表面和全面清除原有涂层后的钢材表面的锈蚀等级和处理等级 GB/T 9239.1—2006 机械振动 恒态(刚性)转子平衡品质要求 第1部分:规范与平衡允差的 检验 GB/T 9969 工业产品使用说明书 总则 GB/T 11345—2013 焊缝不伤害原有设备的检测 超声检测 技术、检测等级和评定 GB/T 11352—2009 一般工程用铸造碳钢件 GB/T 13306 标牌 GB/T 14048 (所有部分) 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 GB/T 14684 建设用砂 GB/T 14685 建设用卵石、碎石 GB/T 16754 机械安全 急停功能 设计原则 GB/T 17248.3 声学 机器和设备发射的噪声 采用近似环境修正测定工作位置和其他指定位置 的发射声压级 GB/T 18452 破碎设备 安全要求 GB 18613—2020 电动机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 GB/T 26336 工业通信网络 工业环境中的通信网络安装 GB/T 29712—2013 焊缝不伤害原有设备的检测 超声检测 验收等级 GB/T 37400.15-2019 重型机械通用技术条件 第15部分:锻钢件不伤害原有设备的检测 GB/T 50231 机械设施安装工程项目施工及检验收取规范 JB/T 6396—2006 大型合金结构钢锻件 技术条件 JC/T 402 水泥机械涂漆防锈技术条件 JC/T 406 水泥机械包装技术条件 JC/T 532—2007 建材机械钢焊接件通用技术条件 1 JC/T XXXXX—XXXX 3 术语和定义 GB/T 14684和GB/T 14685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砂石整形机 machine of shaping aggregate 通过转子将砂石原料高速抛出,撞击到反击板或石料衬上,经相互撞击和摩擦使砂石原料破碎 并改变颗粒形貌的机械设备。 针、片状颗粒 elongated flaky particle 卵石、碎石颗粒的最大一维尺寸大于该颗粒所属粒级的平均粒径2.4倍者为针状颗粒;最小一维 尺寸小于该颗粒所属粒级的平均粒径0.4倍者为片状颗粒。 不规则颗粒 irregular particle 卵石、碎石颗粒的最小一维尺寸小于该颗粒所属粒级的平均粒径0.5倍的颗粒。 4 型式、型号与基本信息参数 型式 4.1.1 整形机按破碎腔的结构分为:带反击板式 (F)、不带反击板式 (不标注)。 4.1.2 整形机结构示意图见图1: 标引序号说明: 1 —— 进料斗; 2 —— 分料斗; 3 —— 转子; 4 —— 破碎腔; 5 —— 主轴总成; 6 —— 传动装置; 7 —— 反击板。 图1 砂石整形机结构示意图 型号 砂石整形机的型号表示方法如下: 2 JC/T XXXXX—XXXX SZ 转子直径,单位为毫米 (mm) 破碎腔结构代号,带反击板为F;无反击板不标注 砂石整形机代号 示例1:建筑用砂石的砂石整形机,符合本文件,转子直径为850 mm,破碎腔不带反击板。 标记: 砂石整形机 JC/T XXX- SZ-850 示例2:建筑用砂石的砂石整形机,符合本文件,转子直径为1000 mm,破碎腔带反击板。 标记: 砂石整形机 JC/T XXX- SZF-1000 基本信息参数 砂石整形机的基本信息参数见表1。 表1 砂石整形机基本信息参数 成品针、片状 不规则颗粒 转子直径 转子转速 电机总功率 入料粒度 解决能力a 型 号 颗粒含量 含量 mm r/min kW mm t/h % % SZ-535 535 1300~1700 37~55 ≤35 17~50 SZF-535 SZ-725 725 1100~1450 75~160 ≤50 40~200 SZF-725 SZ-850 850 1000~1300 200~500 ≤55 230~600 SZF-850 SZ-1000 ≤15 ≤20 1000 900~1200 400~630 ≤70 400~700 SZF-1000 SZ-1200 1200 750~1000 630~800 ≤80 630~850 SZF-1200 SZ-1400 1400 650~850 800~1000 ≤90 800~1100 SZF-1400 a 解决能力以以下条件为依据: 1) 物料的抗住压力的强度为120 MPa~150 MPa; 3 2) 物料的堆积密度大于1.35 t/m ; 3) 物料的水份含量小于4%; 4) 给料充分且连续、均匀,不含泥沙; 5) 当物料性能参数不符合以上条件时,解决能力指标由供需双方商定。 5 技术方面的要求 基本要求 5.1.1 砂石整形机应符合本文件的规定,并按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和技术文件制造。 5.1.2 图样上切削加工的未注线性尺寸公差应符合GB/T 1804—2000 表2 中m 级规定。 5.1.3 壳体、转子焊接件未注线性尺寸极限偏差等级应符合JC/T 532—2007 表3 中B 级的规定,角 度极限偏差等级应符合 JC/T 532—2007 表 4 中B 级的规定,直线度和平面度公差等级应符合 JC/T 532—2007 表6 中F 级的规定。 5.1.4 铸造碳钢件应符合GB/T 11352 的规定。 3 JC/T XXXXX—XXXX 5.1.5 当使用海拨不高于2000 m 时,电机能效等级不应低于 GB 18613—2020 表1 中的 2 级。 5.1.6 润滑点布置应方便操作,标记明显。 5.1.7 易损件更换应便捷。 5.1.8 整形前的原石料应符合GB/T 14685 的规定。 整机性能 5.2.1 整形机的基本信息参数应符合表1 的规定。 1) 5.2.2 首次大修 前的有效期不应少于5000 h。 5.2.3 主轴总成应设置密封装置,润滑剂不应泄漏。 5.2.4 皮带松紧可调,盘动应无卡滞。 5.2.5 空负荷试验符合: a) 运动部件转动应灵活、无卡滞,运转时无异常响声。 b) 主轴轴承温升不应大于25 K,且最高温度不应大于65 ℃。 c) 整形机壳体的水平振幅不应大于0.3 mm。 5.2.6 负荷试验符合: a) 整形机壳体的分体接合面部位应密封,不应泄漏粉尘。 b) 当入料粒度满足规定的要求时,整形机的解决能力、成品针片状含量应符合表1 的规定。 c) 主轴轴承温升不应大于35 K,且最高温度不应大于75 ℃。 主要零部件 5.3.1 主轴 5.3.1.1 主轴的材料性能不应低于JB/T 6396—2006 中35CrMo 的规定。 5.3.1.2 主轴应进行超声波探伤,质量等级应符合GB/T 37400.15—2019 表2 中2 级的规定。 5.3.1.3 与轴承配合处的表面粗糙度为Ra l.6,与密封件配合处的表面粗糙度为Ra3.2。 5.3.1.4 主轴各段轴径的同轴度公差等级应符合GB/T 1184—1996表B4 中7 级的规定,与轴承配合 处的圆柱度公差等级应符合GB/T 1184—1996表B2 中7 级的规定。 5.3.2 壳体和分料斗 5.3.2.1 壳体、分料斗用的材料性能不应低于GB/T 700—2006 中Q235B 的规定。 5.3.2.2 壳体内表面受冲击部位应设置防护衬板。 5.3.2.3 壳体内圆表面的圆度公差应符合表2 的规定。 表2 壳体内圆表面的圆度公差 单位为毫米 壳体内径 圆度公差 ≤1000 2 >1000~2500 3 ≥2500 4 5.3.2.4 壳体的全焊透焊缝应进行超声波检测,检测等级按GB/T 11345—2013 表A.1 中的B 级, 验收等级应达到GB/T 29712—2013 表A.1 中的2 级。 5.3.3 转子 5.3.3.1 转子的主体材料性能不应低于GB/T 700—2006 中Q235B 的规定。 5.3.3.2 转子易磨损部位应设置耐磨护板。 1) 在正确使用情况下,对设备做第一次更换传动轴总成(不包括易损件),使其恢复原有性能,称为首次大修。此条不列入型式 检验项目。 4 JC/T XXXXX—XXXX 5.3.3.3 转子的全焊透焊缝应进行超声波检测,检测等级按GB/T 11345—2013 表A.1 中的B 级, 验收等级达到GB/T 29712—2013 表A.1 中的2 级。 5.3.3.4 转子应做动(静)平衡实验。当做静平衡试验时,其平衡精度不应低于GB/T 9239.1—2006 表1 中G6.3 的规定,当做动平衡试验时,其平衡精度不应低于GB/T 9239.1—2006 表1 中G16 的规 定。 5.3.4 轴承箱 5.3.4.1 轴承箱的材料力学性能不应低于GB/T 11352—2009 中ZG310-570 的规定。 5.3.4.2 轴承孔的同轴度公差等级应符合GB/T 1184—1996表B4 中7 级的规定。 5.3.4.3 轴承孔的表面粗糙度为Ra l.6。 5.3.4.4 轴承孔的圆柱度公差等级应符合GB/T 1184—1996表B2 中7 级的规定。 装配和安装 5.4.1 零部件应经检验部门检验合格,外购件、外协件应有质量合格证明文件或经检验部门检验合格 后才可以进行装配。 5.4.2 主动与被动皮带轮的轮槽中心线应在同一平面内,其平面度公差为皮带轮中心距的1.5‰ 。 5.4.3 轴承箱装配后,非传动端的轴承外圈端面与端盖的间隙应为0.05 mm~0.1 mm。 5.4.4 主轴装配后,手动盘车应无卡滞。 5.4.5 整形机安装验收应符合GB/T 50231 的规定。 外观品质 5.5.1 整形机涂装要求应符合JC/T 402 的规定。 5.5.2 主要机加工表面不应有毛刺、碰伤和锈蚀现象。 5.5.3 主要焊接件的表面应平整,不应有明显可见的凹凸不平现象。 5.5.4 钢铁制件在涂装前,表面应做防锈处理,处理等级不应低于GB/T 8923.1—2011 中Sa2.5 级 要求。 5.5.5 标牌固定应牢固,位置明显,标牌上的字体应清晰。 安全和环保 5.6.1 整形机的安全要求应符合GB 18452 的规定。 5.6.2 整形机应设急停装置,急停装置应符合GB/T 16754 的规定。 5.6.3 整形机的过载保护设施应安全可靠,低压电控设备的安全要求应符合GB/T 5226.1 的规定。 5.6.4 整形机空载运转时的噪声声压级不应超过85 dB (A),超过此值应采取降噪措施。 5.6.5 整形机的外露旋转传动组件应设置安全防护装置,防护装置应符合GB/T 8196 的规定。 5.6.6 整形机运转时,不应有粉尘泄漏。 电气及控制 5.7.1 电气设备应符合GB/T 3797 的规定。 5.7.2 控制柜内元件应符合GB/T 14048(所有部分)的规定。 5.7.3 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应符合GB/T 7251.8 的规定。 5.7.4 电控柜防护等级不应低于GB/T 4208—2017 中IP43 的规定。 5.7.5 控制管理系统应有人机交互操作界面,能够手动控制和自动控制切换,可实现工作数据采集、程 序控制、数据存储、故障自检,将生产中的工艺数据、设备状态、能效数据等数据发送给上位机进 行数据分析、监控、记录。 5.7.6 电气控制设备应设置集中控制通讯接口,数据通讯应采用工业现场总线,通讯网络安装应符 合 GB/T 26336 的规定,能够远程控制。 5.7.7 系统在安全上具有机械与电气双保护功能。能够自检、联动,并且具有逻辑联锁装置和故障 报警功能。 6 试验方法 5 JC/T XXXXX—XXXX 整机性能 6.1.1 对基本信息参数(5.2.1)中转子直径采用钢卷尺检验、转子转速采用转速仪检验、电机总功率 采用查看标牌验证。 6.1.2 对大修前有效期(5.2.2)的检验,采用用户更好的提供使用证明的方式检测。 6.1.3 对主轴总成密封( 5.2.3)的检验,采用目视检测。 6.1.4 对皮带松紧调节(5.2.4)的检验,采用手动操作进行仔细的检测。 6.1.5 对空载试验[5.2.5 a)]的检验,在空载试车前进行手动盘车检验。 6.1.6 对空载试验[5.2.5 b)]的检验,整形机连续空载运转时间不应该少于4h,且应在轴承温度达到 稳定1h 后才能结束试运转,采用红外测温计,在靠近轴承处测量轴承的最高温度及温升。 6.1.7 对空载试验[5.2.5 c)]的检验,采用振动测量仪测量,在距壳体下端面上方100mm 处均匀分 布的4 个位置做测量并记录,取其平均值。 6.1.8 对负荷试验[5.2.6 a)]的检验, 采用目视检测。 6.1.9 对负荷试验[5.2.6 b)]的处理能力、针片状颗粒含量、不规则颗粒含量的检验,按附录A 附 录B 给出的方法进行。 6.1.10 对负荷试验[5.2.6 c)]的检验, 制砂机连续负荷运转时间不少于4h,且在轴承温度达到稳 定1 h 后才能结束负荷运转,采用红外测温计,在靠近轴承处测量轴承的最高温度及温升。 主要零部件 6.2.1 主轴 6.2.1.1 对主轴材料性能(5.3.1.1)的检验,按JB/T 6396—2006 给出的方法进行。 6.2.1.2 对主轴无损检测(5.3.1.2)的检验,按GB/T 37400.15—2019 给出的方法进行。 6.2.1.3 对主轴与轴承配合处的表面粗糙度(5.3.1.3)的检验,采用粗糙度仪做测量。 6.2.1.4 对主轴各主要段轴径的同轴度公差、与轴承配合面的圆柱度公差 (5.3.1.4)的检验,采用百 分表进行测量。 6.2.2 壳体和分料斗 6.2.2.1 对壳体、分料斗的材料性能(5.3.2.1)的检验,按GB/T 700—2006 给出的方法进行。 6.2.2.2 对壳体内表面设置防护衬板5.3.2.2 的检验,采用目视检测。 6.2.2.3 对壳体内径圆度公差(5.3.2.3)的检验,采用百分表进行测量。 6.2.2.4 对壳体焊缝(5.3.2.4)的检验,按GB/T 11345—2013 给出的方法进行。 6.2.3 转子 6.2.3.1 对转子材料性能(5.3.3.1)的检验,按GB/T 700—2006 给出的方法进行。 6.2.3.2 对设置耐磨板(5.3.3.2)的检验,采用目视检测。 6.2.3.3 对转子焊缝(5.3.3.3)的检验,按GB/T 11345—2013 给出的方法进行。 6.2.3.4 对转子平衡试验(5.3.3.4)的检验,按GB/T 9239.1—2006 给出的方法进行。 6.2.4 轴承箱 6.2.4.1 对主体材料力学性能(5.3.4.1)的检验,按GB/T 11352—2009 给出的方法进行。 6.2.4.2 对轴承孔的同轴度(5.3.4.2)的检验,采用百分表进行测量。 6.2.4.3 对轴承孔的表面粗糙度(5.3.4.3)的检验,采用粗糙度仪进行测量。 6.2.4.4 对轴承孔圆柱度(5.3.4.4)的检验,采用百分表进行测量。 装配和安装 6.3.1 对装配零部件合格(5.4.1)的检验,查验零部件质量合格证明文件。 6.3.2 对皮带轮槽平面度(5.4.2)的检验,采用刀口尺进行检测。 6.3.3 对轴承外圈端面与端盖间隙(5.4.3)的检验,采用游标卡尺进行检验。 6.3.4 对主轴装配(5.4.4)的检验,采用手盘动进行检测。 6.3.5 对整机安装验收(5.4.5)的检验,按GB/T 50231 给出的方法进行。 6 JC/T XXXXX—XXXX 外观质量 6.4.1 对外部涂装(5.5.1)的检验,按JC/T 402 给出的方法进行。 6.4.2 对机加工表面(5.5.2)、焊接件表面(5.5.3)、标牌(5.5.5)的检验,采用目视检测。 6.4.3 对防锈处理(5.5.4)的检验,按GB/T 8923.1—2011 给出的方法进行。 安全和环保 6.5.1 对整机安全性能(5.6.1)的检验,按GB 18452 给出的方法进行。 6.5.2 对急停装置(5.6.2)的检验,采用目视检测。 6.5.3 对过载保护(5.6.3)的检验,按GB/T 5226.1 给出的方法进行。 6.5.4 对空载噪声(5.6.4)的检验,按GB/T 17248.3 给出的方法进行。 6.5.5 对防护装置(5.6.5)的检验,检验按GB/T 8196 给出的方法进行。 6.5.6 对整机密封与泄漏(5.6.6)的检验,采用目视检测。 电气及控制 6.6.1 对电气设备性能(5.7.1)的检验,按GB/T 3797 给出的方法进行。 6.6.2 对控制柜元器件(5.7.2)的检验,采用查阅质量证明文件进行验证。 6.6.3 对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5.7.3)的检验,按GB/T 7251.8 给出的方法进行。 6.6.4 对电控柜防护等级(5.7.4)的检验,采用查阅质量证明文件进行验证。 6.6.5 对控制系统各种数据显示记录(5.7.5)和系统在安全保护功能(5.7.7)的检验,采用模拟 操作及目视进行验证。 6.6.6 对数据通讯(5.7.6)的检验,按GB/T 26336 给出的方法进行检验。 7 检验规则 检验分类 检验分为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 出厂检验 7.2.1 砂石整形机须经质量检验部门按出厂检验项目检验合格后方能出厂,并应附有产品合格证明 书。 7.2.2 产品出厂前的检验项目及检验质量特性分级按表3 规定。 表3 出厂检验项目及质量特性表 序号 项目 质量特性 对应章条编号 对应试验方法条号 1 空运转轴承温度、温升 5.2.5 b) 6.1.6 2 主轴超声波探伤 5.3.1.2 6.2.1.2 3 急停装置 5.6.2 6.5.2 重要项 4 噪声 5.6.4 6.5.4 5 安全防护罩 5.6.5 6.5.5 6 防护等级 5.7.4 6.6.4 7 润滑系统渗漏 5.2.3 6.1.3 8 空运转运动部件 5.2.5 a) 6.1.5 9 空运转壳体水平振幅 一般项 5.2.5 c) 6.1.7 10 转子体平衡试验 5.3.3.4 6.2.3.4 11 主轴装配 5.4.4 6.3.4 7 JC/T XXXXX—XXXX 12 外观质量 5.5.1、5.5.2、5.5.3 6.4.1、6.4.2 型式检验 7.3.1 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 a) 新产品试制或老产品转厂生产; b) 正式生产后,产品结构、材料或工艺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性能; c) 产品停产一年以上,恢复生产; d) 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有较大差异。 7.3.2 型式检验项目应包括本文件的全部要求。 7.3.3 型式检验应从出厂检验合格的产品中随机抽取一台进行。 判定规则 7.4.1 出厂检验时,表3 中重要项中任一项要求或一般项中两项要求不符合时,产品判定为不合格。 有不合格项的产品允许修复,复检一次,复检合格,则判定该产品合格,否则判定该产品为不合格 品。 7.4.2 型式检验所有项目全部符合要求,则判定该产品为合格,否则判定该产品为不合格品。 8 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标志 8.1.1 砂石整形机应在醒目的位置固定产品标牌,标牌的型式和尺寸应符合GB/T 13306 的规定, 标牌内容应包括: a) 制造厂名称、供应商名称、地址; b) 产品名称、型号与规格; c) 产品主要技术参数; d) 产品出厂编号; e) 执行标准; f) 出厂日期。 8.1.2 砂石整形机的上标志、标识的内容应与产品说明书中的相关内容一致。 包装 8.2.1 产品包装应符合图纸资料的规定,图纸资料未提及的按JC/T 406 中规定执行。 8.2.2 随整机出厂应提供的技术文件: a) 产品合格证; b) 产品使用说明书; c) 发货、装箱清单; d) 产品安装图、基础图。 8.2.3 产品使用说明书应符合GB/T 9969 的规定。 8.2.4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应符合GB/T 191 的规定。 运输和贮存 8.3.1 运输包装收发货标志应符合GB/T 6388 的规定。 8.3.2 产品发运应符合陆路、水路或海运运输的要求。 8.3.3 产品贮存符合以下要求: a) 贮存产品场地,应具备防锈、防腐蚀和防损伤的措施和设施; b) 产品的摆放应预防挤压变形和本身重力变形; c) 贮存期超过一年时,对产品应定期进行检查维护。 8 JC/T XXXXX—XXXX A A 附 录 A (规范性) 砂石整形机解决能力试验方法 A.1 测定方法 用皮带秤或其它称重器具直接计量单位时间内的物料重量,测试时间为 3 h。 A.2 计算公式 A.2.1 以皮带输送量测定处理能力,按公式(A.1)计算: 3600P ﹒ Q = v ·······································································(A.1) 式中: Q ——砂石整形机的解决能力,单位为吨每小时(t/h); P ——输送带取样段破碎物料重量,单位为吨(t); V ——输送带线速度,单位为米每秒(m/s); L ——输送带取样段长度,单位为米(m)。 破碎物料的重量应从总长度不少于15 m的输送机上取样并称重,取样段每段长度不少于5 m,取 样不少于3次,每次间隔20分钟,三次取样偏差不应超过5%,取三次的算数平均值定为最终的处理能 力Q。 A.2.2 按单位时间内处理物料的体积测定,按公式(A.2)计算: 3600V ﹒ρ Q = ······································································(A.2) 式中: Q——砂石整形机的解决能力,单位为吨每小时(t/h); 3 V——单位时间内整形物料体积,单位为立方米(m); 3 ρ——物料松散密度,单位为吨每立方米(t/m); t——所测物料的整形时间,单位为秒(s)。 A.2.3 以生产线的产量测定解决能力(产品全部经过整形机整形),按公式(A.3)计算: Q = Q1−Q2·········································································(A.3) 式中: Q ——砂石整形机的解决能力,单位为吨每小时(t/h); Q ――测试期间的累计原料数量,单位为吨(t); 1 Q ――测试期间的累计杂土、杂料数量,单位为吨(t); 2 t——所测物料的整形时间,单位为秒(s)。 A.3 仲裁方法 仲裁检验时,采用A.2.1的测定方法,其他测定方法的采用按合同约定。所有测定方法均需经过三 次平行测量,偏差不应超过5%方为有效,取三次的算数平均值定为最终的测量值。 9 JC/T XXXXX—XXXX B B 附 录 B (规范性) 针片状颗粒含量、不规则颗粒含量试验方法 B.1 试样 B.1.1 试样质量 针片状颗粒含量试验的最少取样量应符合表B.1的规定。 表B.1 单项试验取样质量 最少取样质量/kg 序 试验项目 最大粒径/mm 号 9.5 16.0 19.0 26.5 31.5 37.5 63.0 75.0 1 针片状颗粒含量 1.2 4.0 8.0 12.0 20.0 40.0 40.0 40.0 2 不规则颗粒含量 8.0 16.0 16.0 24.0 40.0 80.0 80.0 80.0 B.1.2 取样方法 B.1.2.1 按B.1.1 规定的质量取样。 B.1.2.2 在料堆上取样时,取样部位应均匀分布。取样前先将取样部位表层铲除,然后从不同部 位抽取大致等量的石子15 份。抽取时,应在料堆放的顶部、中部和底部均匀分布的15 个不一样的部位 取得,组成一组样品。 B.1.2.3 从皮带运输机上取样时,应全断面定时随机抽取大致等量的石子8 份,组成一组样品。 B.1.2.4 从火车、汽车、货船上取样时,从不一样的部位和深度抽取大致等量的石子15份,组成一组 样品。 B.1.3 试样处理 将所取样品置于平板上,在自然状态下拌和均匀,并堆成堆放体,然后沿互垂直的两条直径把 堆体分成大致相等的四份,取其中对角线的两份重新拌匀,再堆成堆体。重复上述过程,直至把样 品缩分到试验所需量为止。 B.2 颗粒级配 B.2.1 仪器设施 仪器设施符合如下: a) 烘箱:温度控制在(105±5)℃; b) 天平:分度值不应大于最少试样质量的0.1%; c) 方孔筛孔径为2.36 mm、4.75 mm、9.50 mm、16.0 mm、19.0 mm、26.5 mm、31.5 mm、 37.5mm、53.0 mm、63.0 mm、75.0 mm 及90 mm 的方孔筛,并附有筛底和筛盖,筛框内径 为300mm; d) 摇筛机; e) 浅盘。 B.2.2 试验步骤 B.2.2.1 按B.1 规定取样,并将试样缩分至略大于表B.2 规定的数量,烘干或风干后备用。 表B.2 颗粒级配试验所需试样数量 最大粒径/mm 9.5 16.0 19.0 26.5 31.5 37.5 63.0 ≥75.0 最少取样质量/kg 1.9 3.2 3.8 5.0 6.3 7.5 12.3 16.0 10 JC/T XXXXX—XXXX B.2.2.2 按表B.2 的规定称取试样。将试样倒入按孔径大小从上到下组合的套筛(附筛底)上, 接着进行筛分。 B.2.2.3 将套筛置于摇筛机上,摇10 min;取下套筛,按筛孔大小顺序再逐个用手筛,筛至每 分钟通过量小于试样总量0.1%为止。通过的颗粒并入下一号筛中,并和下一号筛中的试样一起过 筛,这样顺序进行,至各号筛全部筛完为止。当筛余颗粒的粒径大于19.0mm 时,在筛分过程中, 允许用手指拨动颗粒。 B.2.2.4 称出各号筛的筛余量。 B.2.3 结果计算与评定 B.2.3.1 计算分计筛余百分率:各号筛的筛余量与试样总质量之比,应精确至 0.1%。 B.2.3.2 计算累计筛余百分率:该号筛及以上各筛的分计筛余百分率之和,应精确至 1%。筛分 后,如每号筛的筛余量及筛底的筛余量之和与筛分前试样质量之差超过1%时,应重新试验。 B.2.3.3 根椐各号筛的累计筛余百分率评定该试样的颗粒级配。 B.3 针片状颗粒含量 B.3.1 仪器设施 仪器设施符合如下: a) 针状规准仪与片状规准仪; b) 天平:分度值不应大于最少试样质量的0.1%; c) 试验筛:孔径为4.75 mm、9.50 mm、16.0 mm、19.0 mm、26.5 mm、31.5 mm、37.5 mm、 53.0 mm、63.0 mm、75.0 mm 及90.0 mm 的方孔筛; d) 游标卡尺。 B.3.2 试验步骤 B.3.2.1 按B.1 规定取样,并将试样缩分不小于表B.3 规定的数量,烘干或风干后备用。 表B.3 针、片状颗粒含量试验所需最少试样质量 最大粒径/mm 9.5 16.0 19.0 26.5 31.5 ≥37.5 最少取样质量/kg 0.3 1.0 2.0 3.0 5.0 10.0 B.3.2.2 按表B.4 的规定称取试样(mc1),然后按B.2 规定进行筛分,将试样分成不同粒级。 表B.4 针、片状颗粒含量试验的粒级划分及其相应的规准仪开孔宽或间距 单位为毫米 石子粒级 4.72~9.50 9.50~16.0 16.0~19.0 19.0~26.5 26.5~31.5 31.5~37.5 片状规准仪相对应孔宽 2.8 5.1 7.0 9.1 11.6 13.8 针状规准仪相对应间距 17.1 30.6 42.0 54.6 69.6 82.8 B.3.2.3 对表 B.4 规定的粒级分别用规准仪逐粒检验,最大一维尺寸大于针状规准仪上相应间 距者,为针状颗粒;最小一维尺寸小于片状规准仪上相应孔宽者,为片状颗粒。 B.3.2.4 对粒径大于37.5mm 的石子可用游标卡尺逐粒检验,卡尺卡口的设定宽度应符合表B.5 的规定,最大一维尺寸大于针状卡口相应宽度者,为针状颗粒;最小一维尺寸小于片状卡口相应 宽度者,为片状颗粒。 表B.5 大于37.5mm 颗粒的针、片状颗粒含量试验的粒级划分及其相应的卡尺卡口设定宽度 单位为毫米 石子粒级 37.5~53.0 53.0~63.0 63.0~75.0 75.0~90.0 片状规准仪相对应孔宽 18.1 23.2 27.6 33.0 针状规准仪相对应间距 108.6 139.2 165.6 198.0 11 JC/T XXXXX—XXXX B.3.2.5 称出B.3.2.3、B.3.2.4 检出的针、片状颗粒总质量(mc2)。 B.3.3 结果计算与评定 针、片状颗粒含量按公式(B.1)计算,并精确至1%: Qd = mc2 × 100% ·································································(B.1) mc1 式中: Qc ――针、片状颗粒含量; mc2 ――试样中所含针、片状颗粒的总质量,单位为克(g); mc1 ――试样质量,单位为克(g)。 B.4 不规则颗粒含量 B.4.1 仪器设施 仪器设施符合如下: a) 条形筛; b) 天平:分度值不大于最少试样质量的0.1%; c) 试验筛:孔
第五届国家级新区经开区高新区班组长管理技能大赛备赛试题库-上(单选题汇总).docx
原创力文档创建于2008年,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分享给其他用户(可下载、阅读),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所有。原创力文档是网络服务平台方,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发链接和相关诉求至 电线) ,上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