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清治修”浙江谋定全面提升水质打法_工程现场_体育竞彩网|网上购彩

“截清治修”浙江谋定全面提升水质打法

来源:体育    发布时间:2024-07-13 20:57:17

  浙江在三年治理水环境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的基础上,全面提升水质,重点抓住“截、清、治、修”四个环节,通过截污纳管、清除底泥、产业整治和生态修复,实现全过程、全系统、全方位治水。

  全省剿灭劣Ⅴ类水工作会议召开后,从杭嘉湖到金衢丽,从宁绍到温台舟,各地治水现场一片繁忙,吹响剿灭劣Ⅴ类水体的年度大战集结号。

  省委、省政府给出了清晰、明确的作战方略:在三年治理水环境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的基础上,全面提升水质,重点要抓住“截、清、治、修”四个环节,通过截污纳管、清除底泥、产业整治和生态修复,实现全过程、全系统、全方位治水。

  一位基层水利干部说,这四个环节全方位治理工作法,明确了治水阶段性重点,完善了治水工作链条,对下一步治水系统化思考和项目化推进提供了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春节假期刚过,全省许多地方立即启动截污纳管工程施工,以确保今年顺利完成全流域截污,消除劣Ⅴ类水体。

  在台州市椒江区三甲街道石柱村,十几名施工人员正在开挖泥土,为管网铺设作准备。村干部说,这里将设置三级管网,以后村民的生活污水经过管网统一收集后,排向椒江区污水处理厂。

  推进截污纳管是消劣攻坚至关重要的一项工程。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斩断城乡污染源,是整治水环境的根本之策,要求到2017年底前,实现城乡截污“两覆盖”——城镇截污纳管基本覆盖和农村污水处理、生活垃圾集中处理基本覆盖。

  全省各地主干河道中,小溪小沟里,一场狙击污泥浊水的歼灭战迅即打响。加快建设城镇截污管网和农村污水治理设施,各地“挂图作战”,制定时间表,落实到人、倒排进度。

  “打赢三条埠头消劣攻坚战”,在台州市路桥区蓬街镇三条埠头附近河道旁,竖立着一排一人多高的巨大标语牌,红底黄字显得十分醒目。三条埠头断面是全省确定的25个劣Ⅴ类省控断面之一。

  “今年治水工作的重中之重,就是要做好地下污水管网的铺设,打通‘毛细血管’。”路桥区政府相关负责人说。

  据了解,路桥区将通过污水处理设施扩容提标、管网整改建设、区块截污纳管、农村提标改造等四个方面的建设完善,从源头上规范排水行为,实现城市及乡镇建成区污水管网全覆盖,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92%以上,从而全面提升截污纳管的水平。

  2月13日,杭州市江干区剿灭劣Ⅴ类水专项行动大比武第一场打响,地点选在了曾经闻名的“黑臭河”六号港边。江干区所有河道的整治都将参照六号港,以“五化两好”的治水标准来推进。

  “五化两好”一体化治水,是过去3年里江干区在消除30多条黑臭河、实施508个项目基础上摸索出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江干区有关部门负责人说,要达到这套标准,地下管网雨污分流是根本的解决方法。江干区规划先行,将涉及7000多户的城中村改造“三大战役”与污水治理两大工程同步推进。

  记者在江干区笕桥街道黎明村拆迁现场看到,工人正在埋设大口径排污管道,以满足辖区600多户居民的污水排放需求,彻底解决地下管网问题。

  2月16日,景宁县启动“百日攻坚大会战”——用100天时间同步打响以“拆治归”为主题的九场战役。战役包括高标准治理鹤溪河,提升全域交接断面水质,加快城区截污纳管工程进度。

  鹤溪河是景宁的母亲河,也是瓯江的一大支流。战役一打响,包括沿岸排水排污管网改造等鹤溪河治理的7个项目同时开工。“现在启用了外舍污水处理厂,每日处理污水1.5万吨,是原来的3倍。”县建设局治水办一位工作人员说。

  据了解,2016年,浙江全年建成城镇污水管网3252公里,完成27个城镇污水处理厂一级A提标改造,完成4178个村的生活污水治理设施建设。

  翻篇归零再出发。浙江又下达新的攻击令:2017年,全省要新增城镇污水配套管网2000公里,新建、扩建城镇污水处理厂25座,同时加快城镇污水处理厂一级A排放达标改造。

  在金华市区婺江“人工湖”岸边晨练的市民近日发现,水面上漂浮着弯弯曲曲的管道,有人猜测这些管道是用来捕鱼或是做喷泉的。其实,这些管道是用来为“人工湖”清理淤泥的。

  据“人工湖”清淤工程项目部一位工作人员介绍,为提升市区“人工湖”水质,从3月初开始,对“人工湖”进行一次全面的清淤施工,8月份完工。此次清淤河段全长8公里,清淤量约为10.7万立方米,这是金华市区首次全范围生态清淤。

  一次县委书记“夜会”上,面对全省11市、90县(市、区)党委书记,省委书记夏宝龙强调:“抓治水工作就得一堆泥一堆泥地抓,要深挖、疏浚河道底泥,彻底清除水底污染源。”

  浙江的治水逻辑十分清晰:河湖库塘清淤是“五水共治”的重要任务,是保障水生态环境的重要举措。

  省水利厅厅长陈龙说:“清淤不但增加河湖调蓄能力,而且能巩固治污成果,保障水清澈、河通畅,是治水之本。”

  今年初,浙江省治水办、省水利厅联合下发通知,部署开展2017年全省河湖库塘清淤工作。按照要求,2017年,全省计划清淤8000万立方米,其中消除劣Ⅴ类水质断面所在河网、水系清淤计划量467万立方米。

  通知明确要求,对于消除劣Ⅴ类水质断面所在主干河道全线清,影响断面水质水系、河网范围内的县级及以上河道全面清。

  一场遍及全省的河湖库塘清淤(污)行动再次打响,成为“五水共治”中“治污水”的重头戏。

  清淤工作任务重、要求高、时间紧、涉及面广,向污泥浊水全面开战,光有“拼刺刀”的决心和勇气还远远不够。浙江所面对的,是一场复杂的立体攻坚。

  记者在一些河段看到,工人站在被截流的干涸的河床中央,手持高压水枪朝着河岸边淤泥堆喷射。水柱所过之处,淤泥一片片地被冲刷下来,通过管道运往淤泥处置点。

  截流疏浚适合河道清淤,可对水库湖泊并不适用。在一些水库,这里的“神器”则是生态清淤绞吸船。在淤泥清理时,船身上探出一条长长的管道伸到水库底部,淤泥通过管道被源源不断吸出,在岸边经过分级沉淀、挤出水分后,制成干化淤泥。

  液压抓斗、水力冲挖机、环保绞吸船……在淤泥歼击战中,多种技术手段在浙江各地大显身手。

  清淤后的淤泥如何处置?“清出来的淤泥数量惊人,仅仅依靠还田显然难以消纳。”浙江省水利厅河道管理总站副主任何斐表示,清出的淤泥倘若处理不好,甚至会形成二次污染,后果更为严重。

  在绍兴柯桥区钱清镇联兴村东小江边的淤泥固化处理中心,一条管道长臂从河面探出,一头扎进沉淀池内,随着机器轰鸣,河底淤泥源源不断注入沉淀池,一旁的传送机负责垃圾、石块清理,并将淤泥输送到调节池。经泥浆脱水固结后,变成一张张与淤泥形态截然不同的泥饼。

  “从泥浆固化到泥饼,前后只需要两个小时。泥饼在脱水后体积减小了2/3,可以很方便地运至滨海堆泥场统一堆放,同时还将大量用于制砖、围填、绿化等用途。” 路德环境公司总经理助理吴军介绍。

  轰、轰、轰……连日来,瑞安市塘下镇罗凤沙渎团块启动今年“第一拆”。塘下镇总计13.8万平方米的违建厂房,在一周内拆除完毕,以此彻底清除塘河的工业污染源。

  “别看是岸上拆违,其实是把河道污染源的‘老巢’给端了。”塘下镇副镇长王昌宁对记者说。

  据了解,此次拆违涉及70多家“四无”企业,整治前,企业污水往往偷排入当地沙河河,连同下游的主塘河也受污染。主塘河下游塘下站点正是全省6个省控劣Ⅴ类断面之一。

  工业发达的浙江,一直被水污染困扰:2012年,全省有32个省控地表水断面劣Ⅴ类,钱塘江、甬江、苕溪、瓯江等八大水系均受到不同程度污染。

  剿灭劣Ⅴ类水必须治源头,而污水的源头就是落后产能,这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破之题。这场剿灭战,实质是对最落后产能发起斩草除根的大“围剿”。

  截至2016年年底,全省关停2250家电池、电镀、制革、印染企业,整治提升6540家。全省有劣Ⅴ类水质断面的地区,已全面完成重点企业整治、基本实现搬迁入园任务。

  全省近9000家规模猪(牛)场,全部实现无污染养殖,39个散养猪重点县、规模水禽场污染治理已全面完成。

  今年浙江再出重拳:全年淘汰落后产能涉及企业1000家,关停和整治存在问题的“低小散”块状行业企业(作坊)1000家,其中劣Ⅴ类重点区域淘汰落后产能涉及企业350家,关停和整治存在问题的“低小散”块状行业企业(作坊)4000家。

  温州在行动。以“大拆大整”“大建大美”为抓手,年内全面完成“四无”生产经营单位整治,全面完成七大重污染行业整治,坚决防止污染入河。

  湖州在行动。深入实施农业面源治污减量,力争实现温室龟鳖养殖全面清零,全市50头以上生猪养殖场全面纳入在线智能化防控平台。

  绍兴在行动。全力打好印染、化工落后产能歼灭战,全年完成182家印染企业、190家化工企业搬迁集聚或就地提升。

  衢州在行动。持续深化和提升生猪规模场“工业化+生态化”等养殖模式,持续深化钙制品、石材加工、农村加工作坊等“小、散、污”企业整治提升。

  治出好环境,培育新动能。剿劣战役正在重构浙江经济版图:老产业面貌焕然一新,新经济新业态破茧而出。

  最早启动治水的浦江县,与世界著名水晶产地捷克携手,共建中捷水晶产业合作园,水晶产业浴火重生。同时将信息网络经济、先进装备制造、健康生物医药、文化影视时尚和休闲旅游服务五大产业列为重点产业,浙中小城积蓄起更多能量。

  在南太湖畔的长兴县,总投资200亿元的浙商回归项目——太湖龙之梦乐园,在整治后的图影湿地畔加快建设。明年年初就有酒店正式对外营业。已经造好的长颈鹿馆,动物将于今年6月抵达。

  图影三面环山,一面抱湖,腹拥湿地。项目开发商、上海长峰集团董事长童锦泉说:“我在长三角邻近的省市转过一圈,环境没有能比得上这里的,这里最符合我的设想。”

  2月24日,温州市龙湾区屿田河的河面上,漂着两条橙色小船,几位穿着蓝色服装的工人正对着地毯似的植物忙碌着。

  当地干部介绍说,工人正在做河道生态修复工作,那些植物是铜钱草,可以有效净化河道内的氨氮。

  省政府前不久下发的《浙江省劣Ⅴ类水剿灭行动方案》明确要求,加强河流生态化治理,加大水生态保护与修复力度,全省完成河道综合整治2000公里,其中劣Ⅴ类重点区域整治400公里。开展驳岸生态化改造、沿岸绿化及景观建设,加快河岸湿地、氮磷拦截吸收、曝气充氧,生态浮床等工程建设,恢复与重建河道良性生态系统。

  东环河位于杭州市市区,这几天,当地治水办工作人员忙着检查水生藻类的生长情况。东环河去年治理前河水是劣Ⅴ类,河道采用微生物技术,进行生态治水。根据观测,去年底种植的伊乐藻、苦草等都已长出新芽,现在水面能见度已经超过60公分。眼下,类似的生态治水方式正在西湖区23条河道中使用。

  西湖区治水办副主任翁建强告诉记者,今年他们工作的重点就是要治理城区河道,构建河道的自净能力。

  在“五水共治”中,安吉县对递铺港从凤凰水库到下游两公里段进行生态改造,恢复自然生态体系。顺应河势,将河底的沙堆成斜坡,用生态网垫护坡,以防沙子流失;再覆盖泥土,铺上鹅卵石,种上树木花草。

  如今的递铺港水质明显改善,基本满足了鱼类稳定生长的要求,动植物种类明显增多。“野生鲶鱼、鲫鱼都多了起来,白鹭、野鸭也来这里安家了。”住在河边的市民钟先生说。

  记者近日来到杭州市拱墅区后横港,只见河水清澈,两岸绿树成林,不时有鸟儿鸣叫。

  后横港的巨变,归功于水底那片浓密茂盛、四季常绿的“水下森林”。就像安装了一台大功率的“净水器”,河道具备自净与修复能力,常年保持在Ⅳ类水质。

  “水下森林”,是以生态控藻为主的水体生态修复技术。这种采用投放食藻虫—曝气增氧—种植沉水植物、投放鱼类,建立完整生态系统的“三步走”治水模式,使后横港拥有了足够的自净能力。

  拱墅区城管委河道监管中心副主任袁正国表示,未来几年,拱墅区将在各条河道都种上“水下森林”来净化水质,同时打通内河,形成四条配水水流走向,让水“活”起来。

  “临安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尾水原本直排青山湖,但尾水直排会造成富营养化,污染苕溪流域。”临安治水办一位干部介绍。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临安城市污水处理厂投资1.3亿元,建立了占地225亩的大型生态湿地。

  该生态湿地工程主要包含强化生物膜系统、有毒物质脱除系统、营养盐集约系统、高效自净水生系统和生态滤地系统5大系统,通过植物的分解和吸附脱氮除磷。

  “每天有6万吨尾水进去,通过20多种植物的吸附分解后,一天半时间就会净化出6万吨优于一级A的水出来。”污水处理厂一位工程设计师说,该湿地不需要耗石化能源、无任何药物添加,不会有二次污染,是一个完全自净的生态系统。(吴坚)

类似现场
咨询电话:021-57569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