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电梯行业正朝着“安全智慧云监测、万梯互联大数据”的方向发展,电梯的维保也由“例行维保”现状转向利用物联网大数据新技术实现“按需维保”新型服务模式。针对电梯产业转型升级对维保人员的新要求,重庆能源职业学院(以下简称“能源职院”)与瑞士迅达(中国)电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迅达公司”)合作,联合开展“迅达电梯现场工程技术员试点班”培养,(以下简称“试点班”),构建起“五共五定、双师双导、课技一体、多元评价”的人才教育培训模式,为电梯工程技术专业的学生提供了真实的工作场所和数字化智能化的职业场景,为公司可以提供了可持续发展的利益空间,实现了学校与企业的互惠共赢,也为电梯现场工程师的后续培养提供了参考样本。
2015年,能源职院与迅达公司牵头成立了“全国电梯职教集团(联盟)”,成员单位有73个(其中企业49家、高职和中职学校24所)。2019年,以职教集团牵头单位为主,能源职院与迅达公司合作成立了“电梯产业学院”,按股份制组建了电梯产业学院理事会,实行共建共治、利益共享、责任共担,院长由迅达公司委派,党总支书记和副院长由能源职院委派。在理事会的领导下,多方协同推进“五共五定”,有效推动各类主体深度参与人才教育培训。
“五共”,即:校企共同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开发课程教学资源、共同组建双师教学团队、共同实施教学组织与管理、共同实施考核评价。“五定”,一是专业定制,依据电梯产业高质量发展需求,校企共同制定专业建设规划,确定专业人才教育培训目标;二是招生定制,依据电梯维保行业紧缺的人才需求状况,定制每年招生计划和培养方案,确保学生毕业后“好就业”“就好业”;三是课程定制,依据专业人才教育培训目标定位和要求,定制企业任务课程,开发课程教材和教学资源;四是能力定制,依据当前电梯行业按需维保的岗位新要求,定制现场工程技术员专业能力、技能培训方案和标准;五是就业定制,能源职院与迅达公司下属公司和职教集团成员企业签订联合培养协议,并根据学生个人的性格特点、能力水平、就业意愿定制就业岗位,充分的发挥学生特长和爱好,做到人尽其才。
教师是人才培养的主体,是立德树人的关键。一是组建校企混编团队,通过制定双导师选拔制度,选拔培养学校教师、企业工程技术人员组建双导师队伍资源库,建立电梯专业双导师教学团队。二是完善双导师管理,通过制定学校教师管理考核办法,将企业实践和技术服务纳入考核内容,作为职务晋升的依据之一;在企业层面,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和师傅经本人申请,校企共同遴选,将爱岗敬业、吃苦耐劳的能工巧匠、业务骨干或技术能手纳入双导师资源库。三是增强双导师责任感,在“试点班”组建之后,电梯产业学院举行了拜师仪式,签订了学校、企业、学徒三方协议,明确了校企的双主体地位和学生学员与学徒的双重身份,不仅能激发学生对学习的渴求、对技艺传承的使命感,同时增强教师与师傅的责任感。四是强化“生命至上”理念教育。针对特定种类设备电梯的特点,校企双导师协作教学,将电梯从业人员保护自身安全、保护乘梯人安全、保障设施安全的职业素养融入“试点班”教学与实操全过程,从职业认同教育→职业素养修炼→坚定从业信心,不断强化“生命至上”理念教育,把生命安全教育融入课堂教学、实训操作、企业实习、体能训练、寝室生活、寒暑假等6个典型场景,深化课程思政、突出全程育人。
例如,2022年10月28日上午10:20分,能源职院梯联智能技术大数据电梯监测平台发出报警信号,滨江春城一期9号楼2号入网电梯,发生电梯困人事故。企业导师王渝高级工程师、学校导师肖武清工程师,带领“试点班”谭苏鸿、廖远彬、汤红、梁鑫森、曾涛、唐伟峰6名学徒及时赶赴事故现场,在双导师的指导下,2人一组,分别对事故电梯进行现场排故,用时10多分钟就安全、规范、高效地将被困4名乘客解救出来。
对接电梯职业标准,分解电梯岗位能力,以技能培养为主线,提炼核心能力图谱,构建3类课程、231教学环节、5阶段的分层递进培养的“课技一体”技能培养新体系。3类课程,即:知识课程、实训课程、任务课程;231教学环节,即:2个学期知识课程在学校完成、3个学期实训课程在企业与学校交替完成、1个学期在企业顶岗实习;5阶段分层递进培养,即:理论基础知识培养→单项技能实训→多项技能实训→综合技能实训→按需维保真实项目任务课程。通过构建平台上的技能模块组(课技一体的“技”) 和教材上的技能课程群(课技一体的“课”),形成两者之间的对应关系,推动教学设计和教学进程从教材主导转向技能、实训平台与实训教案主导,并在此基础上,编写项目化的双元制实训大纲、教材、训练手册等教学资料。
例如:电梯产业学院利用大数据物联网技术实施按需维保,“试点班”学生在双导师的带领下,承担了重庆江津区滨江春城一期、二期122台电梯,江津德感怡心家园27台电梯、双溪A区30台电梯的维保工作,通过任务驱动、实战训练,培育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
图2:企业导师马孝城高级工程师、学校教师卫排锋副教授在电梯机房指导学生对电梯控制柜进行维保检修和调试工作
教学评价是人才教育培训工作的重要内容,是促进学生不断成长发展的有效举措。职业教育的育人主体的多元性决定其评价主体也必然多元。“试点班”学徒考核评价,由学校、市场监督管理局和企业三方进行评价考核。学生在第1、2学期学习知识课程(学校主导),通过学校评价理论考试考核(基本素质达到培养目标);第3学期学习单项技能训练(学校主导),通过学校模块实操评价考核(技术知识和单项技能达到培养要求);进入第4学期多项技能实训学习(企业与学校合作交替完成),达到初级保养技能目标,通过市场监督管理局评价考核,获得电梯T证(从业资格得到行业认可);进入第5学期综合技能实训学习(企业主导,学校配合),通过企业中级保养技能评价考核(中级技能得到企业认可);进入第6学期任务课程学习(企业主导),在顶岗实习中通过企业高级工保养技能评价考核(按需维保技能得到行业、企业认可)。通过建立健全多方参与的进阶式评价机制,促进学生保质保量完成学习任务,能力逐级提升,实现了人才教育培训与企业实际的需求的“无缝对接”。
图3:企业导师李志弘高级工程师带领学生到江津德感怡心家园小区进行现场维保的岗前会议
“试点班”实施以来,实现了多方受益共赢。一是推动学生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毕业生T证(电梯维保上岗证)获取率达到100%,毕业生就业对口率达到98.6%,进入企业后职业态度好、稳定率高,成长快,多数学生得到企业重用。麦可思公司对能源职院电梯工程技术专业毕业生评估显示,企业对毕业生满意度达95.45%,对学生预防安全风险隐患的能力、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专业相关知识应用能力的满足度均在97%以上,毕业生对自身在校能力提升满意度达98.42%。二是推动校企共赢发展。能源职院投入5个亿,与江津区政府和国内外企业合作,打造能源职院南校区科技园,占地143亩,建筑面积19万方,开发了电梯数据智慧园等3个项目,引进国内外企业和事业单位23家,孵化企业5家(其中1家为重庆市新型研发机构)。电梯数据智慧园项目按照“电梯保险+物联网+按需维保”的服务模式,成功创建了梯联网,现有入网电梯10000余台,范围覆盖重庆、深圳、昆明等地区,被列入重庆科学城示范项目向全球发布。三是推动专业内涵发展。全国电梯职教集团(联盟)获评重庆市示范职教集团,电梯专业教改成效荣获2021年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近三年获得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等国家级奖项15项,获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银奖2项,取得专利40项(转化7项),孵化企业5家,参与开发研制了3个电梯行业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标准,校企共同开发了117个实训项目、39个教学案例。
作者余晓毅系西南大学教育学部博士生,重庆能源职业学院副院长,副教授。张亚杭系重庆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会长教授。